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臺灣的殖民地文學概念之形成:一個臺灣新文學的定義過程

發表人:郭誌光
中文題目:台灣的殖民地文學概念之形成:一個台灣新文學的定義過程
英文題目:Formation of Colonial Literary Concept of Taiwan: a Defining Process of Taiwan's New Literature

論文摘要

日治時期的台灣是殖民地,並非是一獨立國家,故在使用台灣文學一詞時甚具曖昧性,從而有各種隱喻式的說法。舉例而言,「鄉土.話文」論戰期間,台灣文學一詞,文壇即習以鄉土文學代稱。

「鄉土.話文」論戰末期,1933年12月,吳坤煌於《福爾摩沙》發表〈台灣的鄉土文學論〉,雖未揭出殖民地文學一詞,但其主張的鄉土文學卻已蘊含超克左、右兩翼文學路線之爭的殖民地文學意涵,標誌著轉離鄉土文學轉往殖民地文學的一個重要過渡。兩年後,1935年12月,楊逵與《台灣新文學》炒熱了殖民地文學議題,成功地引發了台、日作家對殖民地文學、定義新文學的關注,並企圖藉此超克路線之爭,由內而外完成聯合陣線扣連人民戰線,達成反法西斯的目的,最後雖然島內聯線失敗,域外則因與《文學案內》連結而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1936年6月,以文聯東京支部為代表的《台灣文藝》開出三種殖民地文學模式,分別是曾石火的「內地文學」式的殖民地文學、劉捷承接發揚吳坤煌超克路線之爭的殖民地文學、郭明昆強調文學性的超殖民地文學,並且嘗試定義新文學。

在殖民地文學議題上,《台灣新文學》較早口徑一致、《台灣文藝》則顯得相對散漫而未能達成共識。但這並不表示《台灣新文學》扣連人民戰線即具正確性,因為1937年7月中日戰爭的爆發,阻斷了驗證的機會。不過,經此不斷嘗試定義新文學的歷程,此時的殖民地文學一詞已取代鄉土文學成為台灣文學之新的隱喻。它較之鄉土文學一詞,更添增殖民性、反殖的刻度,而這不能不歸功於《福爾摩沙》與《台灣文藝》內部的左翼、以及《台灣新文學》之倡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