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基調演講】金在湧 反帝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 連帶的朝鮮文學和台灣文學 -

基調演講者:金在湧
演講題目:反帝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 連帶的朝鮮文學和台灣文學 -

20世紀80年代,日本殖民地文學研究方在中國大陸、臺灣、韓國興起,而現今,其研究維度已漸由單一國家轉向東亞整體,這十分值得慶倖。跨國界研究中,探究日本文學界與東亞被殖民地區文學界的關聯固然重要,然而相較之下,闡明被殖民地區文學之間的連帶關係更為緊要。受民族國家觀念等諸種原因的束縛,重構跨國文學連帶的軌跡絕非易事。但是,為了未來東亞的長久和平,對該課題的研究刻不容緩,當代學者須以史為鑒,尋找被殖民地文學之間的連帶痕跡,並探究其意義。這其中又以朝鮮與臺灣文學界的連帶關係研究最為重要。因為同受日本總督府管轄的朝鮮、臺灣性質相近,與沖繩、偽滿洲國等其他殖民地差異較大。沖繩當時已被納入日本版圖,成為日本的一個縣,隸屬“內地”,非在外殖民地,而偽滿洲國雖然實為殖民地,表面卻標榜為獨立國家。因此,朝鮮與臺灣文學界的比較研究可以說是日帝統治下被殖民地區比較研究的核心一環。

縱觀迄今為止對日帝統治下朝鮮與臺灣文學界的比較研究,主要圍繞龍瑛宗展開。隨著金史良寫給龍瑛宗的書信被公開,有關龍瑛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朝鮮與臺灣文學的比較研究也邁出了重要一步。然而依筆者淺見,金史良與吳坤煌的交往更值得關注。金史良與吳坤煌初次相遇是在日本東京的本富警察局。當時正值1930年代,在日本國內,殖民地出身的運動家們開始反思領導左翼運動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1936年,金史良赴東京,加入了“朝鮮藝術座”,而“朝鮮藝術座”便是為了反思無視殖民地問題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而成立的。至於吳坤煌,從他邀請朝鮮人崔承喜到臺灣舉辦公演,可以看出此時他已開始偏離之前所信奉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即,朝鮮的金史良與臺灣的吳坤煌在各自開始思考被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所忽略的殖民地問題,試圖超越民族主義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摸索新的反帝國主義的國際主義時相遇了。換言之,兩人的相遇是時代洪流中的相遇。此後,兩人也未斷往來。據金史良回憶,1939年春天他曾在天津與吳坤煌偶遇。1938年10月武漢三鎮陷落,日本在朝鮮境內強化內鮮一體。受時政影響,又目睹在東京活動的朝鮮作家張赫宙迅速轉向親日,金史良開始另謀他路,前往北京拜見了周作人等多位中朝文人。而吳坤煌則是為躲避內台一體而移居北京。從這點來看,兩人在天津的再次邂逅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不久之後,金史良前往太行山地區,吳坤煌則留在北京,直至日本投降。

除吳坤煌之外,金史良與臺灣文學界的張文環也有交往。金史良在寫給龍瑛宗的書信中曾提及張文環。事實上,細讀兩人日帝末期的文學作品,文學傾向十分相似。日本強化內鮮一體之後,金史良選擇了不合作,鄉土性再現便是其非合作文學應對的策略之一。當時金史良以自己的故鄉平壤為背景,描寫具有朝鮮特色的素材。而張文環亦將鄉土性的文學再現看作日帝強硬推行內台一體背景下的一條出路。當時兩人以因此受到一些深陷殖民主義的作家批判,認為他們只描寫黑暗的社會現實。為克服內鮮一體和內台一體,金史良和張文環做出了相同的選擇——鄉土性再現。從日帝下朝鮮文學與臺灣文學的連帶這一角度來看,這點的確值得大書特書。

日帝統治下東亞殖民地文學的研究維度從單一國家成功轉向東亞整體,將為殖民地相關的人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觀點。目前學界的殖民地研究以後殖民主義為代表,但其僅局限於歐洲殖民地。甚至愛德華·沃第爾·薩義德的東方主義也僅著眼於歐洲帝國與東亞的關係,未將日本帝國與東亞地區之間的問題納入研究範圍。因此該研究方向極具啟發意義。而且,也有望為批判深陷歐洲中心主義的西方人文學提供靈感。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心的戰爭:蕭金堆〈命運的洋娃娃〉中的戰爭記憶與台韓友誼

發表人:崔末順
中文題目:心的戰爭:蕭金堆〈命運的洋娃娃〉中的戰爭記憶與台韓友誼
英文題目:A War at Heart:War Memory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in Hsiao Chin Tui “The Doll of Fate”

論文摘要

本文擬以蕭金堆先生描述日據末期台灣青年自願從軍的短篇小說〈命運的洋娃娃〉為考察對象,探討殖民地台灣人民的戰爭記憶。台灣青年的志願從軍,並不單純是皇民化運動強力推動下的結果,而是日本建構從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手中保衛亞洲的戰爭論述所發揮出來的效果。不過,無論在社會或學校,普遍存在的殖民地差別待遇和輕蔑視線,製造出青年不滿和憤怒的情緒,而這也成為一股逆向拉引戰爭論述的無形力量。特別是在從軍後的軍旅生活之中,一再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加上因面臨戰爭的死亡恐懼,逐漸讓台灣青年對日本建立的戰爭理念產生懷疑,文中我把它命名為「心的戰爭」。本文順著情節發展,追蹤人物的這些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並聚焦於心理狀態的變化和故事中的台韓友誼情節,來觀察此變化所引起人物對民族認同和「祖國」想像的轉移過程,據此思考被動員參戰的殖民地台灣人民的戰爭經驗以及其記憶的歷史意義。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一個殖民地家族的文化策略:新竹鄭氏家族與1929年全島書畫展覽會

發表人:徐淑賢
中文題目:一個殖民地家族的文化策略:新竹鄭氏家族與1929年全島書畫展覽會
英文題目:The Cultural Strategy of a Family under the Colonial Rule:
The Hsinchu Cheng Family and the 1929 Island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論文摘要

1895年台灣割讓後,原本處於政治權力位階上的「共治者」,即具有家族勢力與地方影響力的台灣仕紳,滑落為「受制者」,新竹北門鄭家也是其中之一。然而,透過觀察日治時期新竹鄭家的古典文學創作、詩社活動,以及新竹地區自清道光年間集中於客雅溪至鳳山溪的竹塹文學圈,發展至日治時期,隨著內陸街庄的經濟成長,範圍擴展至州轄市(新竹市)以外的新竹郡其他街庄,於1920至1930年代間與市內詩社構成一個具有密切關聯的新竹文學圈的現象,可以發現這批仕紳在失去政治或社會主導權後,力圖以波段式整合家族資本,運用文化策略,以古典文學、書畫藝術為手段,重建新竹地區文化氛圍,帶動新的文化意識。本文立基此觀點,一面爬梳新竹鄭家與竹社的關係,另一面以新竹鄭家於1927年台展後組成的「新竹書畫益精會」以及籌辦的全島書畫展覽會為例,進行其文化策略的觀察與討論。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萬寶山事件與中日韓作家的文學應對

發表人:任秋樂
中文題目:萬寶山事件與中日韓作家的文學應對
英文題目:The Wanbaoshan Incident of 1931 and literary responses of writers from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論文摘要

1930年代初,中日民族矛盾在中國東北地區日漸尖銳。此時,日帝又利用韓國移民問題屢屢在東北挑起外交、軍事爭端。1931年7月發生的萬寶山事件就屬此類。

萬寶山事件本身屬於中韓民族之間由於水田開墾而發生的糾紛,但由於日本勢力的介入,使其升級為國際事件。日帝借機利用此事為其侵佔東北大造輿論,買通朝鮮日報特派員金利生刊寫了歪曲報導,稱中國當局驅逐朝鮮僑民,在萬寶山的僑農遭到中國農民殺害等,終於在朝鮮半島煽動起大規模排華事件。

對於萬寶山事件,中、日、韓三國均有作家以此為題材創作過小說。按照時間發表順序,分別為:日本作家伊藤永之介的短篇小說《萬寶山》、中國作家李輝英的長篇小說《萬寶山》、韓國作家李泰俊的短篇小說《農軍》、安壽吉的中篇小說《水稻》和張赫宙的長篇小說《開墾》。

論文選取伊藤永之介《萬寶山》、李輝英《萬寶山》、李泰俊《農軍》和安壽吉《水稻》為研究文本,通過分析4位元作家不同的文學應對方式,探討作家的民族、階級、人生經歷等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日據時期撫順炭鑛與中韓小說

發表人:金昌鎬
中文題目:日據時期撫順炭鑛與中韓小說
英文題目:Fushun mine in Chinese and Korean Modern Novels

論文摘要

位於瀋陽南部的撫順市有被稱爲「十里煤海」的露天煤礦。但曾在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取代沙俄,霸占了撫順煤礦,特別是「滿洲國」成立後被淪爲日本收奪滿洲經濟的第一場所, 也成爲中韓人民被剝削勞動力的場所,於是中韓兩國的文學家都注視撫順煤礦。出生在撫順的僞滿作家王秋螢以撫順煤礦爲背景創作了一部中篇小說《礦坑》,此部小說正如《東北文學大系》導言中所說「小說表現東北産業工人苦難生活者,秋螢大約是東北淪陷區作家中的第一人」那樣,以露天煤礦爲背景成功地塑造爲生存而出賣勞動力的礦工。韓國文學家韓雪野1926年帶家族去撫順經驗過一年的炭礦生活,並培養無產階級意識。歸國後翌年在韓國期刊上發表一部小說《合宿所的夜》,他從無産階級文學家的視角深刻地描寫炭礦勞動者的苦難生活。本稿擬以兩篇小說爲對象進行比較硏究,進而分析中韓小說的異同點。

體制殖民期東亞文學研究的地緣政治——以作為方法的滿洲為中心

發表人:張泉
中文題目:體制殖民期東亞文學研究的地緣政治——以作為方法的滿洲為中心
英文題目:The geopolitics of East Asi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global colonial period: taking Manchuria as the center of the method

論文摘要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重寫文學史」等命題,影響巨大。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擺脫政治史桎梏,回歸文學,淪陷區文學得以納入其中。進入21世紀,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民族國家想像等思潮、理論的引入,對淪陷區文藝研究產生影響。以負面影響居多。究其原因,使用者未能有機契合中國在世界殖民史上的在地特點。而最為根本的,還是西方學術脈絡中的方法或模式自身存在缺陷、甚至謬誤。美國中國學家杜贊奇的《主權與本真性:「滿洲國」與東亞式現代》(2003)具有代表性。

這項以抽象概念和生造術語為中心的別具一格的「滿洲史」研究,使用若干碎片化的敘事話語構建複綫歷史,試圖借此來打破線性的民族歷史敘事對於歷史的遮蔽,還原歷史的多樣性真相。《綠色的谷》是其方法論的重要資源之一,同時,這部長篇小說的接受史也被用來探明「滿洲國」的「本真性狀態顯現的真實作用」。不過,其建構的過程和結果均表明,《綠色的谷》實在承擔不起重新書寫「滿洲國」複線歷史、建構「滿洲國」獨立「民族國家」新定位之重。

進一步的思考則是,追求理論提升和學科創新,還有也需要同樣加以重視的面向:作為近代東亞當事各方的中日韓在東亞現代殖民文藝研究中的長年的資源累積和切身的真知灼見。


偽滿洲國抵抗文學的「地下書寫」

發表人:蔣蕾
中文題目:偽滿洲國抵抗文學的「地下書寫」
英文題目:The Underground Writing of Resistance Literature under the Puppet Manchuria Regime

論文摘要

偽滿洲國時期東北知識份子進行了大量具有抵抗意識的寫作活動,這些作品中許多因受到審查等原因未能公開發表,構成了一種「地下書寫」。這些「地下書寫」有的以地下方式傳播——油印小報或手抄本方式,有的在偽滿時期未能公開發表而在光復後發表或出版。這些「地下書寫」具有鮮明的淪陷區寫作印跡,其書寫表達方式與非淪陷區寫作有著明顯不同。本論文以《東北文學》雜誌及地下油印小報作者訪談等為資料展開研究,特別關注地下書寫者的複雜政治背景,探討和揭示「地下書寫」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以及地下傳播對其的影響。

日本博覽會的「眼目之教」與帝國視線——兼論作為戰後東亞現代化源點的「滿洲摩登」

發表人:陳玲玲
中文題目:日本博覽會的「眼目之教」與帝國視線——兼論作為戰後東亞現代化源點的「滿洲摩登」
英文題目:Visual Enlightenment: the Exposition of Japanese Occupied Areas and the Discipline of Empire

論文摘要

日本1860年代開始接觸歐洲的萬國博覽會,之後在帝國擴張的途中,迅速借鑒這一新型的資本主義祭典儀式,大規模地展示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成功地把自己銜接到了18世紀以來歐洲擴張所形成的全新的視覺霸權體制內。其間,日本更是強化了萬國博覽會歷史上最為惡名昭著的傳統:人種展示。而「滿洲國」在日本的操縱下、在不同的博覽會上呈現出不同的表情,則是日本對東亞進行重新编码的確證。日本把萬國博覽會积累的經驗運用到近代東亞都市空間、特別是「滿洲國」的規劃中,在「滿洲國」這個巨大的藝術實驗場造就了滿洲摩登。吊詭的是,戰後,「滿洲摩登」不僅內化到了1960年代韓國的時間和空間概念中,而且成為1970年大阪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上技術和藝術靈感的源頭。換句話說,「滿洲摩登」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戰後東亞現代化的源點。

李泰俊與中國

發表人:李海英
中文題目:李泰俊與中國
英文題目:Lee Tae-Jun and China

論文摘要

李泰俊是20世紀30年代活躍于韓國文壇的著名作家。1925年憑藉《五夢女》登壇;1933年與李孝石、鄭芝溶等成立「九人會」,文學創作達到頂峰;1939年主編《文章》雜誌;解放後,跨越三八線來到朝鮮,成為一名越北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月夜》、《夜路》、《故鄉》和長篇小說《花冠》、《青春永駐》等。

李泰俊曾先後兩次訪問中國。第一次是1938年到滿洲採訪萬寶山事件,以所見所聞為線索,創作了紀行文《移民部落見聞記》和《滿洲紀行》,並於1939年發表了以萬寶山事件為背景的短篇小說《農軍》。第二次是1951年作為朝鮮代表團成員參加新中國成立兩周年慶典,先後訪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回國後創作了紀行文《偉大的新中國》。論文以上述幾部作品為文本,探討當時李泰俊的中國認識及其變化。

何謂「滿洲國語」?:考察雜誌《滿洲國語》的創刊及其言說

發表人:大久保明男
中文題目:何謂「滿洲國語」?:考察雜誌《滿洲國語》的創刊及其言說
英文題目:What is “Manchukuo’s National language”? :A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magazine "Manchukuoyu" and the statement

論文摘要

《滿洲國語》創刊於1940年5月,停刊於1941年3月。是由滿洲國語研究會(新京)發行的日語和漢語雙語版月刊雜誌。滿洲國語研究會成立於1939年10月,是在滿洲建國大學教授丸山林平的倡導下,由「滿洲國」民生部,滿日文化協會,以及其他文化機關聯合組織的研究機構。其宗旨是「滿洲國各民族為排除語言上的障礙,有必要研究和普及滿洲國語」。

那麼,何謂「滿洲國語」?即在「滿洲國」,「國語」的概念是什麼?有關「國語」或語言的意識形態、政策、規劃又是怎樣的?在文學創作上擺脫不了語言困惑的作家(特別是漢語作家)又是如何對應的?以及他們的語言意識如何?對於以上問題,本文將通過「滿洲國」時期唯一的一份有關語言問題的刊物《滿洲國語》進行考察分析。

日治女作家的「新路徑」:論張碧淵〈羅曼史〉及其「新心理主義」的在地生產

發表人:陳俊益
中文題目:日治女作家的「新路徑」:論張碧淵〈羅曼史〉及其「新心理主義」的在地生產
英文題目:“New Path”of Japanese Colonial Female Writer:Zhang Biyuan, Romance, and “Newly psychologism”with Production Localization.  

論文摘要

本文奠基於「殖民現代性」與「日治女性文學」研究論述,試圖在二者的「見」與「不見」之間開展新路徑。先解釋「現代性」之於日治作家的受容與衝擊;並就此研究基礎上,進一步以日治時期女作家張碧淵〈羅曼史〉為例,勾勒張氏如何別於同期女作家的敘事啟蒙,進而在1934年即產出富有臺灣在地性的「新心理主義」小說,甚至早於學界公認帶有現代主義色彩的翁鬧在日本所產出的首篇小說〈音樂鐘〉。從三〇年代臺灣作家借鏡日本文壇「新心理主義」的生成,勾勒張碧淵〈羅曼史〉及發表報刊的網絡關係,輔以文本的形式筆法互涉之處,以資證明其趨向「新心理主義」方向;最後以其結合文藝大眾化的媒介、新聞及愛情敘事,描繪出臺灣日治時期女作家亦有「現代主義」的書寫路徑。

游移於「美術」與「文人技能」之間:台灣傳統文人曹秋圃1930年代的書法觀

發表人:陳令洋
中文題目:游移於「美術」與「文人技能」之間:台灣傳統文人曹秋圃1930年代的書法觀
英文題目:Waver between " art " and " literary skills ":1930’s Taiwanese traditional literati Cao Qiu Pu calligraphy View

論文摘要

「美術」一詞是隨著西洋繪畫而傳入東方的概念,故而在初入日本之時,曾與傳統性美術產生扞格。特別是具有東方傳統特色的書法,能否被視為美術,便曾在明治年間引發過岡倉天心與小山正太郎的論爭。

日治時期的台灣開始面對近代美術的衝擊,台灣傳統文人看待書法的方式也開始產生變化。面對書法開始擺盪於「傳統文人技能」與「美術」兩端之間的狀態,他們一方面在行為上必須與現代美術活動密切接軌、競合,於是積極籌辦展覽、組織團體,開拓書法在「美術」領域的空間;同時又在言論上強調書法與詩文傳統一體的精神,以保持書法「維繫一線斯文」的功能。

本文將以台灣日治時期著名的傳統詩人、書法家曹秋圃在1930年代的數篇詩文為例,對照日籍書畫家的書畫言論,以突顯台灣傳統文人在論述書法定位時的特殊觀點。

雙面媽祖:戰爭期前後皇民化下台灣媽祖形象的同體異心研究

發表人:石廷宇
中文題目:雙面媽祖:戰爭期前後皇民化下台灣媽祖形象的同體異心研究
英文題目:Double Face: Images of Matsu under the Kominka period during the Two World Wars

論文摘要

台灣的媽祖信仰及其形象,自進入日本統治時期後,便承受來自日本所帶進的文明觀的挑戰、中國新文化運動(1919)對於傳統舊式信仰的揚棄;不過,在統治中期,《台灣(新)民報》與《台灣日日新報》卻分別以批判與獎勵的差異立場予以報導,其背後分別代表了各自對於台灣本地民俗信仰的期待與企圖。前者倡議廢除陋習、後者則以統治目的進行文化包裝。進入戰爭期前後,當媽祖形象受到總督府的宗教政策壓抑時,西川滿卻於此時大量書寫關於媽祖的詩文(1934-1942),以虛構/重構台灣民間信仰的方式,暗合了總督府的信仰政策而塑造出「日本式的媽祖」取代台灣在地媽祖形本文即站在此一殖民地媽祖形象的構造基礎上,回歸民俗學的本位思考,強調以張文環於1941年所書寫之媽祖形象與西川滿筆下的媽祖進行對讀,將能夠看出戰爭期前後皇民化下台灣媽祖形象的同體異心情形,實際上正代表了作家張文環不只以民俗為用,也以民俗為體的書寫策略,在媽祖形象遭統治者重塑,與本土民俗信仰備受壓抑的階段,以《民俗台灣》為場域,帝國調校地方文化統制比重為契機,重構台灣媽祖形象與本土文化關聯性及其民俗信仰價值。

日據與現代的記憶:韓國對親日詩人的受容與批判

發表人:金尚浩
中文題目:日據與現代的記憶:韓國對親日詩人的受容與批判
英文題目:Japanese and Modern Memory:Korea pro-Japanese poet by the content and criticism

論文摘要

事實上,日據對朝鮮的殖民統治僅半個世紀長的時間。尤其,日據末的10年間「國民總動員」的體制是高度組織,也就是說,二十世紀特殊而狂信的極權主義體制,這是不管在殖民地或日本本土極為效率的時期。如此的特殊情況,在日據的全盤現像中抵抗、協助,或是抗日、親日畫一的二分法來接近的方式,可能會膚淺而不切實際的作法。也許作家的作品受容與否的問題應該由文人個人和作品來判斷才對。沙特早在《什麼是文學》一書中說:「如果有人描寫讚揚反猶太人主義的小說是優秀的小說,這是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接著說:「若有與我的意見不同的人,請你,提出那些作品在哪裡?」。同樣地,日據下讚揚日本帝國主義的優秀小說不可能存在的必然性,這是由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層面能夠作證而思考。文人的親日行為除了幾個例外之外,都是日據末戰時體制的產物。其實,在韓國大部分的親日作品,幾乎都描寫在戰爭末期把日本的戰爭形容為美化之後,鼓吹以軍人或軍屬的身份參戰的宣傳品而已。這樣,低級的宣傳品稱為文學本身就有問題的,這樣非文學的行為應該稱為親日文書比較妥當。不過,另一個角度而言,閱讀好的作品並不是為了作者,而是為了讀者自己本身。曾為義大利政治家貝尼托‧墨索里尼做事而背叛自己祖國美國的著名詩人艾茲拉‧龐德的作品在美國「詞華集」裡並不排除的原因何在呢?對鄉愁者的立場而言,優秀的作品仍是原諒作者。如果說,只能受容在靈魂裡完全沒有瑕疵顯現的文學作品,那世界的文學無法對策並成為荒廢的可能。本篇論文從日據與現代記憶的角度,將會韓國對親日詩人的受容與批判二個層面來進行探討。

「滿洲國」文壇建設論爭時期的文學社團與文藝創作:以《大同報》副刊為中心的考察

發表人:劉恆興
中文題目:「滿洲國」文壇建設論爭時期的文學社團與文藝創作:以《大同報》副刊為中心的考察
英文題目:Th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Writings During the Literary Construction Debates: the Literary Supplements of Datong bao Centered Survey

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滿洲國新京文學社團組織與報紙文藝副刊《大同報・滿洲新文壇》和《文藝》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不同陣營團體所產生文學性概念的共識,以及如何在此共識上,進行文學場域的競逐。

新京文學者不分左右陣營,其實都已接受了南滿文壇建設論爭中所獲得的共識,即文學須以時代環境現實為基礎,卻並非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透過對文字意義與觀念產生過程,即或個人與社會意識形態的觀察與解剖,掙脫現實環境的束縛,才是滿洲國文壇建設往合理建全化發展的前提。整體來說,新京文壇在政治力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環境現實情況下,相較滿洲國其他各地文壇,排除強固性如階級乃至民族意識形態的能量更為巨大且澈底。但這不代表新京文壇缺乏批判及反抗精神,也不代表左、右翼陣營雙方不會挾社會、文化,甚至經濟資本,進行文學場域的爭奪。

正因雙方其實共同在現實認知基礎上,進行不同操作模式的競逐,若從是否符合時代性這個文學起碼的標準來看,究竟孰優孰劣,誰是誰非,其實很難判定。本文因此以雙方都積極加以關注的讀眾觀點的角度,企圖發掘雙方價值取向與目的能否合一,甚至產生更進步完善的文學意義生成模式(再生產)的認知的評定標準。

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的蕭紅話語

發表人:柳書琴
中文題目: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的蕭紅話語
英文題目:Nora in Exile: Xiao Hong's Gender Discourse in Left-Wing Corridor

論文摘要

本文基於「東亞左翼文化走廊」之研究假設,關注1934年底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在即將潰滅的走廊東端之上海左翼文壇,東北流亡作家發揮過何種影響?在「滿洲國─上海」跨域文藝現象中,魯迅對蕭軍、蕭紅的提掖,如何使「東北流亡作家」形成一種文化象徵?其次,蕭紅自身由東北封建家庭與滿洲國殖民政權的兩次出走,如何演繹了一位「出走娜拉」的形象?最後,探討蕭紅與其他東北流亡作家的流亡話語的差異,觀察她為「哈爾濱─上海」走廊所注入的話語資源,以及在「上海─東京」走廊上,與日本進步份子鹿地亙、矢崎彈等人進行的跨文化實踐。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of “left-wing corridor in East Asi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on the left w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east end of the collapsing corridor, between the end of 1934 and 1937, before the outbreak of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t investigates: How did Lu Xun’s promotion of Xiao Jun and Xiao Hong turn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into a cultural symbol in the “Manchukuo-Shanghai” cross-border cultural phenomenon? Besides, how did Xiao Hong interpret the image of “Nora leaving home” when she left both her feudal famil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colonial regime of Manchukuo?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xile discourses between Xiao Hong and other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observes the discourse resources she injected to the “Harbin-Shanghai” corridor, and examines the cross-cultural practice conducted by Japanese activists Wataru Kaji, Dan Yazaki, and others in the “Shanghai-Tokyo” corridor.

Keywords: Xiao Jun, Xiao Hong, Lu Xun, left-wing corridor,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Nora

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的蕭紅話語

發表人:柳書琴
中文題目: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的蕭紅話語
英文題目:Nora in Exile: Xiao Hong's Gender Discourse in Left-Wing Corridor

論文摘要

本文基於「東亞左翼文化走廊」之研究假設,關注1934年底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在即將潰滅的走廊東端之上海左翼文壇,東北流亡作家發揮過何種影響?在「滿洲國─上海」跨域文藝現象中,魯迅對蕭軍、蕭紅的提掖,如何使「東北流亡作家」形成一種文化象徵?其次,蕭紅自身由東北封建家庭與滿洲國殖民政權的兩次出走,如何演繹了一位「出走娜拉」的形象?最後,探討蕭紅與其他東北流亡作家的流亡話語的差異,觀察她為「哈爾濱─上海」走廊所注入的話語資源,以及在「上海─東京」走廊上,與日本進步份子鹿地亙、矢崎彈等人進行的跨文化實踐。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of “left-wing corridor in East Asi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on the left w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east end of the collapsing corridor, between the end of 1934 and 1937, before the outbreak of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t investigates: How did Lu Xun’s promotion of Xiao Jun and Xiao Hong turn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into a cultural symbol in the “Manchukuo-Shanghai” cross-border cultural phenomenon? Besides, how did Xiao Hong interpret the image of “Nora leaving home” when she left both her feudal famil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colonial regime of Manchukuo?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xile discourses between Xiao Hong and other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observes the discourse resources she injected to the “Harbin-Shanghai” corridor, and examines the cross-cultural practice conducted by Japanese activists Wataru Kaji, Dan Yazaki, and others in the “Shanghai-Tokyo” corridor.

Keywords: Xiao Jun, Xiao Hong, Lu Xun, left-wing corridor, Northeastern Chinese writers in exile, Nora